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,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。
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计算机科学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。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。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。另見其他需要计算机科学專家關注的頁面。
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。 (2024年6月6日)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。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。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。
关于利用开放代理编辑维基百科的论述,详见Wikipedia:PROXY。关于方针,详见meta:NOP。
代理(英語:Proxy)也称网络代理,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,允许一个终端(一般为客户端)通过这个服务与另一个终端(一般为服务器)进行非直接的连接。一些网关、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具备网络代理功能。一般認為代理服务有利于保障网络終端的私隱或安全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网络攻击。
图解:左边和右边的电脑在通讯时候,需要经过中间的电脑中转,而中间的那部电脑就是代理服务器。
提供代理服务的電腦系统或其它类型的网络终端称为代理服务器。一个完整的代理请求过程为:客户端首先根据代理服务器所使用的代理协议,与代理服务器建立连接,接着按照协议请求对目标服务器建立连接、或者获得目标服务器的指定资源(如:文件)。在后一种情况中,代理服务器可能对目标服务器的资源下載至本地缓存,如果客户端所要获取的资源在代理服务器的缓存之中,则代理服务器并不会向目标服务器发送请求,而是直接傳回已缓存的资源。一些代理协议允许代理服务器改变客户端的原始请求、目标服务器的原始响应,以满足代理协议的需要。
另外在部分实行网络审查的国家(如中华人民共和国),可以通过使用代理服务器的方式以突破网络审查(俗称“翻墙”)
持有资源实体的服务器被称为源服务器,从源服务器返回的响应经过代理服务器后再传给客户端。
目录
1 代理协议
1.1 Socks
1.2 HTTP
2 功能
3 种类
3.1 根据协议区分
3.2 根据匿名程度区分
4 反向代理服务器
5 参见
6 参考文献
7 注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