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何备课”这是一个大问题。首先,来提问或找答案的应该都还是教师新手,有经验的老师不会需要这样一个答案,更重要的是,当他们在准备新课教学时,他们想的不会是“怎么备课”这个问题,而是“教什么”的问题(刚踏上教师之路的小朋友们请好好体会这一点)。
所以“如何备课”的关键,最重要的在于看清自己“教什么”的问题。没有经验的人可能会说“教课本”啊。错咯~笼统地说,文科教语言运用的方法,理科教“如何想到解题的思路”。
老师拿到新课本,首先翻教参——这册书教育部规定要教学生哪些思维方法(查看单元目标)——“教什么”才是最重要的。其次当然是每课(节)目标,然后再去想“如何教(备课)”的问题。
我想,师范生,教书一年,三年,五年,七年的老师,想从这个问题中得到的答案一定是不一样的。我自己在不断摸索,答案也会逐日更新。
首先是对师范生和教书一年的老师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人教现在是部编本,所以有些课是完全没接触过的文本。
一、研读课文
1、一般来说没接触的课文先读一两遍,对文本有个比较直观的感受,把课文重点拎出来。。
2、按照自己的初读感受,写写感觉对学生来说的难点,不易掌握的部分。
3、按三维目标的基本方式,写出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项目标。
二、书写教案
4、参考教参,写第一遍备课笔记,主要是写一个“标准教案”,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部分会比较多的参考教参上的标准,教学过程部分一般按自己的习惯、经验来。
5、放一放以后,脑补主要讲课过程。
6、根据脑补的讲课过程,写第二遍备课笔记,主要是注重重点的突出,难点的通俗化解释,有一些经典的例子或是可以开什么玩笑等等,也会提前想好,标注在笔记上。
三、模拟上课
7、之后会进行多次脑补然后调整笔记,直到完全熟悉为止。
备课有两大准备:
一是博学,教师的思维高度决定课堂的高度。
二是个性,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,以此出发完成个性化的教学。
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:提供智慧教与学、优质资源、智能管理、家长督学为依托的教学信息化整体应用解决方案;创新学校教学模式、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,实现减负增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