捕获搜索关键词(如“薪资”“机密”)、聊天内容(微信/QQ)、文件上传下载记录(路径、时间、大小),防止敏感信息外泄。
2. 程序使用记录
追踪员工启动的应用程序、使用时长、关闭时间,生成程序使用报表,评估工作效率。
3. 网站和程序黑名单
支持自定义黑白名单,一键屏蔽游戏、短视频等干扰性站点,允许访问专业知识库、行业论坛等生产力工具。
4. 敏感词报警
预设敏感词库(如“核心技术”“客户名单”),触发时立即向管理员推送警报,并自动抓拍屏幕画面作为证据。
5. 时间画像
清晰展示员工各时段电脑使用情况,精确到秒,生成“时间热力图”,标注高风险时段与低效时段。
6. 上网行为分析
综合网站浏览、搜索、邮件、时间画像等数据,生成多维度分析报告,帮助管理者优化时间管理与资源分配。
7. 实时屏幕、屏幕录像、屏幕快照
实时屏幕:
支持16屏分屏预览,管理者可同时查看多台员工电脑画面;
屏幕录像:
记录员工电脑屏幕的操作过程,为后续审计、问题排查提供证据;
屏幕快照:
定时截取屏幕图像,捕捉关键瞬间。
第二招:启用操作系统内置审计功能(Windows专业版/企业版)
核心原理:
Windows专业版及以上版本提供“本地安全策略”和“组策略”中的“审核策略”,可记录特定用户或系统的活动,包括登录/注销、对象访问等,间接关联网络行为。
详细操作步骤:
打开本地安全策略:
按下 Win + R,输入 secpol.msc,回车。
配置审核策略:
展开“本地策略” → “审核策略”。
双击“审核对象访问”。
勾选“成功”和/或“失败”。
注意:此策略需与文件/文件夹的“审核”权限结合使用才能生效,对网络浏览的直接监控有限。更相关的是“审核登录事件”和“审核进程跟踪”。
查看事件日志:
按下 Win + R,输入 eventvwr.msc,回车,打开“事件查看器”。
导航至“Windows 日志” → “安全”。
查找事件ID为 4624 (登录成功)、4634 (注销)、4688 (新进程创建) 等。
关键点:通过分析 4688 事件,可看到启动了哪些应用程序(如 chrome.exe, firefox.exe),结合登录时间,可推断大致的上网时段。但无法直接获取具体访问的URL。
高级分析(可选):
可使用PowerShell命令导出日志,如 Get-WinEvent -LogName Security | Where-Object {$_.Id -eq 4688} | Export-Csv "C:\logs\processes.csv"。
优点:系统原生,安全性高,适合企业环境集成。 缺点:配置复杂,学习曲线陡峭;无法直接获取网页URL,信息间接;仅限专业版/企业版;日志量大,分析困难。
第三招:善用浏览器自带历史记录(零成本,最基础)
适用场景:个人自查、临时追溯、无需复杂设置。
核心原理:所有主流浏览器(如Chrome, Firefox, Edge, Safari)都会自动记录用户访问过的网站,形成历史记录。
详细操作步骤:
打开浏览器:启动您想查看的浏览器(以Chrome为例)。
访问历史记录:
快捷键:按下 Ctrl + H (Windows/Linux) 或 Command + H (Mac)。
菜单路径: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三点菜单(⋮)→ 选择“历史记录” → “历史记录”。
筛选与搜索:
页面会按日期(今天、昨天、更早)分类显示访问记录。
在右上角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(如网站名称、域名或页面标题),可快速定位特定记录。
可点击日期旁的“展开”按钮,查看该日所有访问的详细列表。
导出记录(可选):
Chrome暂不直接支持导出,但可通过访问 chrome://history/ 页面,右键选择“检查”(开发者工具),在Elements面板中查找
注意:此方法仅能查看本机、本用户、本浏览器的历史记录,且记录可能被用户主动清除(Ctrl + Shift + Del)。
优点:完全免费,操作极其简单,无需安装额外软件。 缺点:功能单一,易被清除,无法监控他人或跨设备。
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全部内容了,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内容,可以私信评论小编哦~
编辑:乔乔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