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1: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生2: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生3: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。
生4: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师:结合诗句内容,说说不一样的眼泪?
生6:我觉得《月夜》中,“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”是思念之泪。是杜甫思念他的妻子。
师:可是诗里明显是妻子思念丈夫啊?怎么理解。
生7:这是用了想象的手法,用“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”来想象妻子思念之深。
师:嗯,安史之乱爆发,肃宗在灵武继位,杜甫把妻女安顿在鄜州后,孤身投奔肃宗,途中被叛军抓,押解回长安,月圆夜,相思难遏,写了该诗。让我们齐读该诗,读出思念的味道(齐读)。
生8:“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”,这是喜悦之泪。“蓟北”是叛军的老巢,收蓟北说明安史之乱结束,杜甫是狂喜。
师:你历史知识丰富,点赞。能否给这个句子加个叹词,来体现狂喜。
生8:(读)哈!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生9:我加“耶!”。(读)耶!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师:让我们分别加“哈”与“耶”,齐读该句子,读出喜气(齐读)。其实在古代,表示喜悦的叹词可以用“嘻”,让我们继续来(齐读)读。那么,这两句“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”,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,该如何加古叹词。
(投影展示)
生10:我觉得“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”前可以加“嗟乎”,相当于现在的“唉”,给人感觉无奈的叹息。
生11: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前可以加“呜呼”,那是悲伤的情感。
师: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的典故哪位来解说一下。
生12:诸葛亮六出岐山,未能建功,最后病死于五丈原。
师: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些句子,读出不同的心境与情感。
(投影展示)
师:继续品“泪”。
生13:“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”是最无奈的眼泪,这是杜甫晚年的泪,关山北开始战争了,可自己体弱多病,只有孤舟陪伴,很无奈很心酸。
师:让我们齐读总结“不一般的眼泪”,老师读红体字,大家紧接着齐读黑体字(合作诵读)。
(投影展示)
环节二:析“泪”
师:杜甫的眼泪为谁流?请同学们联系这四首诗阐述理由。
生14:杜甫的眼泪为家人而流。在《月夜》里,杜甫通篇运用联想,表达了对妻儿的思念。
师:为什么杜甫在这首诗中用了一个“独”字,不是妻女吗?
生15:“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”,说明小儿女不懂思念,更体现了成人思念的忧愁。
师:有道理,会分析,思维敏捷。继续析泪。
生16:杜甫的眼泪为国家为百姓而流。“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”,杜甫听说收蓟北,叛乱平定,内心狂喜,那是为国庆幸,为百姓庆幸而流的幸福泪。
生17:我觉得也有为他自己所留的泪。“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”,杜甫笔下洞庭湖浩大,让“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”,可对比自己,只有老病,只有孤舟。再加上关山北又开始战争了,感觉自己一事无成,内心特别凄凉。
师:分析透析,能前后勾连理解,了不起。我们继续。
生18:我觉得杜甫还为先贤流泪。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,杜甫是为诸葛亮流泪。
生19:我有不同意见。我觉得杜甫即是为诸葛亮流泪,也是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流泪。是借诸葛亮来寄托自己的抱负与遗憾。
师:我来总结一下。杜甫之泪,有的为家人流,有的为国民流,有的为先贤流,也有的为自己流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有一位王者也特别会流泪,我们思考一下,他的流泪与杜甫之泪有什么本质的区别?
(投影展示)
生20:我认为刘玄德的哭更多的是为自己而哭,而杜甫之泪更多的是为国为民而流的。
生21:杜甫之泪是无私的,刘备之泪是自私的。
师:是的,当杜甫困居长安,历经困苦,他就把目光投射于底层百姓。写下了“穷年忧黎元,叹息肠内热”,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诗句。杜甫就是百姓的代言者。
环节三:掘“泪”
师:杜甫诗,总是在宏大背景下描摹小百姓的生活。让我们继续来读这四首诗的红体字部分。猜测一下,这四首诗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?
(投影展示)
生22:《月夜》的背景老师说过,是唐肃宗在灵武继位,杜甫把妻女安顿在鄜州后,孤身投奔肃宗,途中被叛军抓,押解回长安。
生23: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应该写于安史之乱末期,《登岳阳楼》应该写于杜甫漂泊后期。
生24:《蜀相》应该是杜甫定居四川时写的。
师:我们读读《杜甫传》相关资料,再给这四首诗排排序。
生25:读了《杜甫传》,我知道了。《月夜》写于长安,在四首诗里是最早的。《蜀相》是杜甫定居成都浣花溪时期写的。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写于安史之乱末期,应该排第三。最后才是《登岳阳楼》,晚年老病有孤舟。
师:讲的很对,《月夜》写于756年夏天;《蜀相》是作于760年春天;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写于公元763年春天,那年杜甫52岁;《登岳阳楼》作于768年,是杜甫晚年之作。让我们在按顺序读流泪诗句。
(投影展示)
师:这是杜甫的流泪史,也是杜甫的流浪史,杜甫的诗也就成为了诗史。让我们继续来联读杜甫诗句,体会普通百姓的不易。
(投影展示)
师:杜甫,一个小人物的突围。他就是向下生长,为底层代言。让我们继续联读,老师读黑体字,大家读红体字(音乐声起)。
(投影展示)
师:杜甫,一个小人物的突围。凭一颗心——民心。孟子在《富贵不能淫》里说: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杜甫就是居广居,立正位,行大道。诗人臧克家在 《有的人》 里说: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,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,很高。这就是诗圣杜甫。一个小人物的逆袭。
作者简介:陈海亮,高级教师;浙江省教坛新秀,台州市名师,台州市大比武一等奖。在《语文学习》、《语文建设》、《语文教学参考》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,出版专著《蚁穴溃堤》、《语文教学不难》。
编辑:陈净净、王怀
本期内容为“语文湿地”(微信公众号:yuwenshidi。以下简称“湿地”)原创首发内容,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、复制、摘编前,必须得到“湿地”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;未经“湿地”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,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、复制、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。一经发现,我们将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,追究其侵权行为。
你的点赞,让我元气满满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