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方法
吡虫啉由于具有以上这些优良特性,不但能用于叶面喷雾,还可用于拌种、土壤处理、浸根、灌根等多种使用方法,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均十分显著。
(1)土壤处理:在播种或定植前,用5%吡虫啉颗粒剂2~4公斤/亩,拌细土或腐熟有机肥,结合施肥均匀撒施、沟施或穴施,与土壤掺拌均匀。吡虫啉在土壤水溶液中慢慢释放,不但能有效防止蛴螬、蝼蛄、金针虫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,持续被作物根系吸收后,传输到植株上部,还能较好地阻止蚜虫、蓟马、粉虱、飞虱、叶蝉等地上害虫的危害,持效期可达80~90天以上,大大减少了喷药次数和劳动力投入,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。
(2)药剂拌种:在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大豆、大蒜、马铃薯等农作物播种前,也可用60%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:150~200进行拌种,晾干后播。将吡虫啉拌种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,有效阻止地下害虫地种子和幼苗的危害,药剂通过不断释放到幼苗周围土壤中,还能较好地阻止害虫地幼苗的危害,同样通过内吸传导作用,将蚜虫、蓟马、飞虱、粉虱、叶蝉等地上害虫杀死,持效期长达50~60天。也可大大减少喷药次数。
(3)灌根或蘸根:对于育苗移栽的黄瓜、西瓜、甜瓜、番茄、茄子、辣椒等蔬菜作物,也可在育苗期或定植时,结合浇水,用60%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00~1500倍液,进行灌根或浸根,在幼苗根际周围布满药液,也可有效杀灭幼苗周围的蛴螬、地老虎、金针虫等地下害虫,通过传导作用,有效阻止蚜虫、粉虱、飞虱、蓟马、叶蝉等地上害虫的危害,防止病毒传入,预防病毒病发生。有效期可达30~50天,也可减少喷药次数。
(4)混配使用:在黄瓜、西瓜、番茄、辣椒、茄子、西葫芦、豇豆、大蒜、马铃薯等作物播种前,也可用52%吡虫·咯·苯甲悬浮种衣剂,或48%苯甲·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等混配制剂拌种,不但能有效阻止害虫的危害,还可有效预防猝倒病、立枯病、根腐病、纹枯病、全蚀病等苗期的主要病害,还能促进根系生长,幼苗更加健壮。
以上几种使用方法均,无论是防治害虫范围,还是持效期,均比叶面喷施效果突出,还能减少农药残留,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。
为什么农民很少使用
(1)知识有限:对于普通农民来说,整天忙于种地,吡虫啉的这些特性以及使用方法,他们根本就不知道,也没有任何人告诉过他们。
(2)成本原因:无论使用吡虫啉颗粒剂,还是悬浮种衣剂,一次用量均比喷施一次投入成本高,在看不到害虫的情况下,一次性投入几十元,比喷施高出10倍以上,他们很难接受。
(3)固有观念:“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”的病虫害防治原则,对于普通农民,种地几十年,“见虫喷药”的固有观念根深蒂固,很难改变,在他们看来,没有虫用药等于浪费。
以上内容只是本人的见解,你有什么看法,欢迎大家共同探讨。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农业实用技术,或有任何疑问,也可加入“睢阳农科服务圈”进行咨询
(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