⚠本典收錄古今用語,適用於語文研究者,中小學階段學習與一般民眾,建議使用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、《國語小字典》。
注 音
漢語拼音
釋 義
小中大列 印
意見回饋
字 詞
莛
[艸部-7畫-共11畫]
注 音
ㄊㄧㄥˊ
漢語拼音
tíng
釋 義
名
草莖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莛,莖也。」如:「麥莛兒」。《漢書.卷六五.東方朔傳》:「以筦闚天,以蠡測海,以莛撞鐘。」房屋上的橫梁。《莊子.齊物論》:「故為是舉莛與楹,厲與西施,恢恑憰怪,道通為一。」
︿回頂端
⚠本典收錄古今用語,適用於語文研究者,中小學階段學習與一般民眾,建議使用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、《國語小字典》。
注 音
漢語拼音
釋 義
小中大列 印
意見回饋
字 詞
莛
[艸部-7畫-共11畫]
注 音
ㄊㄧㄥˊ
漢語拼音
tíng
釋 義
名
草莖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莛,莖也。」如:「麥莛兒」。《漢書.卷六五.東方朔傳》:「以筦闚天,以蠡測海,以莛撞鐘。」房屋上的橫梁。《莊子.齊物論》:「故為是舉莛與楹,厲與西施,恢恑憰怪,道通為一。」
︿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