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羽被供奉为财神,主要源于其忠义形象、理财能力、商业伦理需求以及宗教和历史文化的推动,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忠义形象
关羽以忠义著称,这种品质在商业活动中尤为重要。商人谈生意、作买卖,最重义气和信用。关羽的信义俱全,使得他成为商人尊奉的对象。以忠义诚信之人为财神,也是在警示世人: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否则,武财神关公手中那把青龙偃月刀是不会留情的。
二、理财能力
关羽生前十分善于理财,长于会计业务。他设笔记法,发明日清簿,这种计算方法设有原、收、出、存四项,非常详明清楚。后世商人公认为会计专才,所以奉关羽为商业神。商家供奉关帝始于明代,传说关羽挂印封金之时,将曹操所赠金银布帛悉数留下,还附上一本详细的原、收、出、存账册,即日清簿,也就是现今一般商人使用的流水账。
三、商业伦理需求
关羽变成财神形象,最本质的原因是源于追求一种商业伦理的需要。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需要诚信,而忠和信其实就是诚信。关羽最初的形象是对刘备君主的忠义,忠义关系可以用于不同社会关系的处理,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的交往关系也可以通过忠义这种原则来处理。一诺千金的关公形象转变为一种行业的道德形象,甚至成为一个行业的行规,最后变成能带来财运的象征。
四、宗教与历史文化推动
道教职系排列:在道教中,关公被规定为财神,具有“司禄命庇护商贾,招财进宝”的能力和职责。又因其忠义,他被更多人乐于接受为财神。历史加封:历代皇帝因为统治需要更多忠臣义士,保护国家,保护人民,所以对关羽倍加推崇,加在他身上的头衔也越来越多。三国时,关羽被刘禅追谥为“壮缪侯”;北宋时,被宋徽宗加封为“武安王”,“义勇武安王”;明朝时,被加封为“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”;清朝时,关羽成为和孔子一样的圣人,孔子是文圣,他是武圣。最终被加封为“关圣大帝”。晋商推动:明清时期,商业繁荣,贸易来往频繁。山西的商业在当时发展比较快,晋商很有影响力。为了维护商户和商户之间的关系,让老百姓信任商户,备受老百姓喜欢、不贪名利、忠义诚信的关羽,就被晋商推了出来,成为守护他们发财致富的财神。并且,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:诚信赢天下。随着晋商的发展越来越好,其他各地生意人也纷纷效仿,人们就越来越相信,关公是一位能够保佑财源广进的财富之神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